太湖水华事件,太湖 水华

发布时间:2023-01-13 11:06:37编辑:admin来源:www.tanling.com 当前位置:探灵网 > 灵异事件 >

太湖“水华”事件

(1)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太湖中N、P含量丰富及光照、温度适宜,导致蓝藻大爆发.

(2)①由图可知,在1995年的水华之后,太湖中鲌鱼的捕获量相对低,说明此时湖中鲌鱼的数量较少.

②由图可知,1995年后,太湖中鲚鱼的数量相对较多.据曲线可以推测,鲌鱼和鲚鱼的关系应该是捕食.鲚鱼数量的变化,最终导致以蓝藻等为食的浮游动物数量减少,这也是导致蓝藻数量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本题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用一条食物链表示出来为:蓝藻浮游动物鲚鱼鲌鱼.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太湖中N、P含量丰富及光照、温度适宜

(2)①相对低 较少 ②相对较多 捕食 减少 蓝藻浮游动物鲚鱼鲌鱼

水华和赤潮有哪些危害

所谓水华(water blooms),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

赤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又名红潮。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太湖水华产生的原因

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农田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水中的蓝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

无锡太湖蓝藻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2007年夏天,中国的五湖之一——太湖,发生了严重的蓝藻水污染事件。无锡太湖局部水域在5月29日暴发蓝藻引发无锡城市水危机之后,太湖梅梁湾西部水域,再一次出现蓝藻聚集的现象。

蓝藻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常见的种类有色球藻、念珠藻、地木耳、发藻等。蓝藻无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放氧是蓝藻与光合细菌的主要不同之处。其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大量的藻蓝素及藻红素等,所以多数蓝藻呈蓝绿色,有的呈红色或黄褐色。蓝藻生命力极强,可生活在淡水、海水、潮湿的岩石、土壤,甚至树干上;而且在极热、极冷或非常干燥的气候环境中均能生存。有些蓝藻是名贵食品(如发菜),有的蓝藻死后沉积海底形成藻礁,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固氮蓝藻能提高土壤肥力。蓝藻有时也造成危害,在湖水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重富营养化状态下,再遇上适宜的温度(气温在18左右)等条件,蓝藻就可能爆发疯长。蓝藻其实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专家们为它取了个靓丽的名称——蓝藻水华。水华爆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有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失去了功能,成为死湖。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无锡水污染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显示,自2005年底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

据资料显示,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太湖治理一直没有停歇,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这些污染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只顾追逐企业自身利益,严重破坏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水华"是怎样发生的 为什么会使鱼死亡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有的藻类死亡后还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对水质造成相当大的破坏 藻类会与鱼类争夺氧气,导致鱼类死亡

引起水华现象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即将到来的5月是内陆浅水型湖泊蓝藻水华爆发的高峰期,对此,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于近日启动了蓝藻水华预警应急监测。根据安排,相关部门每周会对12个湖体点位进行监测,整个监测任务将持续到11月份,以及时发现巢湖蓝藻发生、发展变化等情况。

政府及环保部门之所以重视对蓝藻水华的监测预警,主要还是因为它不小的危害性。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大多数藻类均无毒,但是一些有毒的藻类则会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第一,有害藻类在水中产生高水平的毒素,会污染人类及动植物饮用的水源,若人和动物误饮,会导致皮疹,发烧,呼吸困难以及肝肾损害等疾病的发生;第二,当被污染的水在流动或撞击岸边的时候,毒素会释放到空气中,这些气溶胶会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第三,有毒藻类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物窒息而死,对水产养殖业来说,会直接影响经济鱼类的收成。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一半的湖泊和水库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除了上面提到的巢湖,太湖的藻华污染情况也很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生活、农业、工业排放,造成湖内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使得太湖蓝藻水华事件频发,对流域内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2007年发生的重大蓝藻污染事件,更是让太湖富营养化及其蓝藻水华治理成为国家和全民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藻华监测与治理的技术手段

治理的前提是充分掌握藻华的生长情况,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主要运用的是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影像的宏观视角,为水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提供多维度的参考信息。

为了看看经过多年的治理,太湖现阶段的水质情况如何,大地量子此前对太湖2019年的水质进行过监测。

大地量子的湖泊富营养化遥感监测技术是通过量测和分析一定波段内水体的辐射值而获得光谱特性,通过研究反射光谱特征与水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相应的水质参数反演算法,再结合有关的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价的过程。

下图,是大地量子的监测结果,分别显示2019年5月太湖的叶绿素浓度、悬浮物颗粒度和水体透明度。从结果来看,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太湖的水质有了改善,可是藻华现象依旧存在。

灵异事件本月排行

灵异事件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