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外星系,河外星系假说

发布时间:2023-03-17 07:10:07编辑:admin来源:www.tanling.com 当前位置:探灵网 > 探索发现 >

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区别?

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最通用的河外星系分类法是1926年哈勃提出的。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银河系(英语:The Milky Way,别名银汉、天河、银河、星河、天汉等),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总质量约为太阳的2100亿倍 ,隶属于本星系群,最近的河外星系是距离银河系4万2千光年的大犬座矮星系。

银河系呈扁球体,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由明亮密集的核心、两条主要的旋臂和两条未形成的旋臂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

银河系的中央是超大质量的黑洞(人马座A*),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 ),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其中较大的有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银河系通过缓慢的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2015年3月,科学家发现银河系的体积比之前认为的要大50%。

知识介绍: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最通用的河外星系分类法是1926年哈勃提出的。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自从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后,人类视野拓展到越来越远的宇宙深处,天文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云雾状天体,被称为星云。有的星云是气体的,有的被认为像银河系一样,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宇宙岛,由于距离地球太远,观测都分辨不清那些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朦胧天体。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英国天文学家赖特等人曾猜想这些星云是像银河一样由星群构成的宇宙岛,只因距离太远而不能分辨出单个的星体。

关于河外星系的发现过程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在当时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 Messier Charles ) 为星云编制的星表中,编号为M31的星云在天文学史上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初冬的夜晚,熟悉星空的人可以在仙女座内用肉眼找到它,一个模糊的斑点,是俗称仙女座大星云[2]。

从1885年起,人们就在仙女座大星云里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新星,从而推断出仙女座星云不是一团通常的、被动地反射光线的尘埃气体云,而一定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系统,而且恒星的数目一定极大,这样才有可能在它们中间出现那么多的新星。假设这些新星最亮时候的亮度和在银河系中找到的其它新星的亮度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仙女座大星云离地球十分遥远,远远超出了已知的银河系的范围。但是由于用新星来测定的距离并不很可靠,因此也引起了争议。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里奇拍摄星云NGC6946时,在其中发现了一颗新星。后来美国天文学家柯蒂斯也有类似的发现。由于星云中的新星极其暗弱,他们猜测星云应该极其遥远,是银河系外的天体。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Hubble,1889年-1953年)用当时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威尔逊山天文台2.5米直径的望远镜观察仙女座星云,第一次发现星云其实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并利用其中的造父变星测定出仙女座星云位于70万光年之外。这远远超出了银河系范围,证明它是银河系之外的星系。此后,哈勃又测定出三角座星云和星云NGC6822也位于银河系之外。

1924年,哈勃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在仙女座大星云的边缘找到了被称为"量天尺"的造父变星,利用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和光度的对应关系才可以定出仙女座星云的准确距离,证明它确实是在银河系之外,也就是说像银河系一样,是一个巨大、独立的恒星集团。因此,仙女星云应改称为仙女星系。

第一个发现的河外星系是仙女座大星云(M31)。随着望远镜口径的增大,观测技术的进步,哈勃望远镜和各种航天探测器的上天,发现的河外星系也越来越多。时下,在观测所及的范围内可以观测到10亿个以上的星系。在这众多的河外星系中,只有极少数很亮的才有专门名字:有的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如大小麦哲伦云,有的以所在星座的名称来命名,如猎犬座星云等。绝大多数河外星系是以某个星云、星团表的号数来命名。

宇宙【九】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但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

人们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最通用的河外星系分类法是1926年哈勃提出的。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 探索 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河外星系是面光源,人们可以测量它的表面亮度,研究表面亮度的变化规律。

一般说来,物质密度越大,辐射就会越强,光度在星系视面上的变化情况反映了物质分布的情况。

因此,研究亮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星系的结构是很有价值的,不同类型星系的表面亮度是不相同,椭圆星系的亮度、旋涡星系的亮度、透镜状星系的亮度各有不同。

如果知道了河外星系的距离,从观测得到的视星角度等可以求得绝对星等,或者 光度。观测表明,河外星系的绝对星等弥散很大。

其中椭圆星系的绝对星等弥散是最大,最亮的可以达到-22等,最暗的可以暗到-10等以下。

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的绝对星等相对说来弥散较小。

由于星系的亮度总是由中心向边缘渐暗,外边缘没有是明显界线,往往用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星系大小】

椭圆星系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在3300多 光年至49万光年之间;旋涡星系的直径一般在1.6万光年至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一般在6500光年至2.9万光年之间。

【星系质量】

星系的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至10000亿倍之间。椭圆星系的质量差异很大,大小质量的差竟达1亿倍。相比之下, 旋涡星系质量居中,不规则星系一般较小。

【星系光谱】

河外星系是很复杂的天体系统,它的光是它的各组成部分发出光的总和。因此,当把河外星系作为整体进行分光研究时,拍到的光谱是它所有轨道组成部分的光谱的叠加。显然,组成部分不同,河外星系的光谱也不同。

河外星系的组成和与它的类型是相关的,因此,不同类型的累积光谱是不同的。椭圆星系的累积光谱型最晚,大致相当于K型。从椭圆星系到不规则星系,累积光谱型越来越早。IVr型的累积光谱型同Sc型差不多,相当于A型或F型。

不同类型的光谱的意味着它们的颜色也不同。从椭圆星系到不规则星系,色指数越来越小,就是说,椭圆星系最红,不规则星系最蓝。

对旋涡星系来说,核球部分和旋臂部分的光谱和颜色有显著的不同:核球部分类似于椭圆星系,光谱型较晚,颜色较红,而旋臂部分的光谱型较早,颜色较蓝。

星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恒星,累积光谱主要是类似于恒星的吸收光谱。

也有相当多的星系,光谱中除了吸收线外还有一些发射线。椭圆星系中有发射线的最少。从椭圆星系到不规则星系,有发射线的星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对Sc系和Irr系来说,有发射线的占绝大多数。少数特殊河外星系的光谱主要就是发射线,吸收线很少,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吸收线。

星系内的恒星在运动,星系该身也有自转,星系整体在空间同样在运动。星系的红移现象所谓星系的红移现象,就是在星系的光谱观测中,某一谱线向红端的位移。

根据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红移表明被观测的天体在空间视线方向上正在远离地球而去。1929年,哈勃发现星系红移量与星系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距离越远,红移量就越大。这种关系被称之为哈勃定律。这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实测依据。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星系的分类:

1.【旋涡星系】

旋涡星系符号为S0,它具有一个核心部分,称为核球。

核球外面是一个薄薄的圆盘。从核球外缘附近有两条或更多条旋臂向外延伸出去,极少发现有一条旋臂的。

核球部分有的比较圆,有的比较扁,也可以用E0—E7来表示核球的形状。

旋涡星系还可以分为Sa、Sb、Sc等次型。分类的标准有两条旋臂的开展程度与核球的相对大小。

Sa型核球的相对大小最大,旋臂缠得最紧;Sc型核球的相对大小最小,旋臂最开展。如果旋涡星系是“极向”的,即其对称轴与视线重合,它的旋涡特点就很容易看出来。

如果对称轴与视线垂直,旋涡形状就不容易看出来。同时,由于星系对称面附近星际物质的消光作用,常可看到一条暗带。

多数旋涡星系有两条对称的旋臂,如猎犬座旋涡星系M51、三角座旋涡星系(M33);室女座河外星系又称草帽状星系,是巨大的旋涡星系,从侧面看中央突出呈球形,赤道边缘呈盘状,四周有旋臂。

但是一般说来,多旋臂常出现在星系外边缘,而且很短,缠得很紧。

还有些旋涡星系的形状很特殊,例如有的有环状结构,有的旋臂极不规则,呈“V”字形等等。

2.【棒旋星系】

与旋涡星系平行的还有一类,称棒旋星系,符号为SBb棒旋星系的特点是一个棒状物,棒的中心部分有核球,旋臂从棒的两端向外延伸出去。

与旋涡星系类似,棒旋星系也可分成SBa、SBb、SBc等次型。

分类的依据与旋涡星系一样。SBa型的旋臂最不开展,看起来像希腊字母“θ”,核球最大。SBc型的旋臂最开展,像一个大写的拉丁字母“S”。

3.【不规则星系】

不规则星系符号为I或In。它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又分为两个次型IrrI。

IrrI型不规则星系中心没有核,看不出有旋转对称性,它的恒星组成类似于Sc,偶而隐约可以看见旋涡结构。

IrrⅡ型则完全不规则,是一种特殊天体,如著名的M82。

4.【活动星系】

活动星系,这是一些核心部分非常明亮而且有强烈活动的星系。核发出的光往往占星系总辐射的大部分。

它又包括很多种类型如N星系、赛佛特星系等等。从星系数按类型的分布来看星系中旋涡星系(包括棒星系)所占比例最大,约60%以上,不规则星系占比例最少,仅占2%左右。

椭圆星系的大小差别很大,直径大致在3300多光年至49万光年之间;旋涡星系的直径一般在1.6万光年至16万光年之间。

不规则星系直径一般在6500光年至2.9万光年之间。当然,由于星系的亮度总是从中心向边缘渐暗,外边缘没有明显界线,往往用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星系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至10000亿倍之间。

椭圆星系的质量差异很大,大小质量差竟达1亿倍。相比之下,旋涡星系质量居中,不规则星系一般较小。

星系在宇宙空间的总体分布是各个方向都一样,近于均匀。

但是从小尺度看,星系的分布又不是均匀的,与恒星的分布一样,有成团集聚的倾向,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组成双重星系。

它们又和银河系组成三重星系。加上仙女座大星系等构成了本星系群。

河外星系是很复杂的天体系统,它的光是它的各组成部分发出光的总和。

因此,当我们把河外星系作为整体进行分光研究时,拍到的光谱是它所有组成部分的光谱的叠加。

显然,组成部分不同,导致河外星系的光谱也不同。河外星系的组成与它的类型有关,所以,不同类型的累积光谱是不同的。椭圆星系的累积光谱型最晚,大致相当于K型。

从椭圆星系到不规则星系,累积光谱型越来越早。Ivr型的累积光谱型同Sc型差不多,相当于A型或F型。

不同类型的光谱的不同意味着它们的颜色也不同。从椭圆星系到不规则星系,色指数越来越小,就是说,椭圆星系最红,不规则星系最蓝。

对旋涡星系来说,核球部分和旋臂部分的光谱和颜色有显著的不同:核球部分类似于椭圆星系,光谱型较晚,颜色较红,而旋臂部分的光谱型较早,颜色较蓝。

星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恒星,累积光谱主要是类似于恒星的吸收光谱。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星系,光谱中除了吸收线外还有一些发射线。椭圆星系中有发射线的最少。

从椭圆星系到不规则星系,有发射线的的星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Sc系和Irr系来说,有发射线的大约甚至占绝大多数。少数特殊河外星系的光谱主要是发射线,吸收线很少,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吸收线。

还有个别的河外星系只有累续光谱,至今没有看到任何谱线。

好啦!这期的内容先讲到这里,下一期咱聊聊 【特超巨星】。

河外星系有哪些

河外星系有仙女座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等。

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观测到的星系有1000亿个之多,如1518---1520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南半球,在南天空肉眼发现了两个大河外星云(河外星系)命名为: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它们是距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而且和银河系有物理联系,组成一个三重星系。

人们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最通用的河外星系分类法是1926年哈勃提出的。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什么是河外星系?

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一条白茫茫的光带,好像一条流过天空的大河,我国古代称它为“银河”。其实,它并不是一条河,而是由一千多亿颗恒星和其他天体所组成的巨大的恒星系统,叫银河系。我们的太阳就位于离银河系中心约三万光年的地方,整个太阳系以每秒约二千五百千米的速度环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

在银河系以外的庞大的恒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它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恒星系统,也是由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恒星集团。目前,我们已发现的河外星系有十亿个以上,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

然而,在这么多的河外星系中,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却是大麦哲伦星云,它离我们地球约十六万光年;其次是小麦哲伦星云,离地球约十九万光年。这两个星系是1519年~1522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进行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时发现的,除太阳、月球和银河外,它们是天空中最显著的观测目标。

河外星系指的什么?

银河系意外有许许多多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17世纪,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朦胧的天体,于是称它们为“星云”。有的星云是气体的,有的被认为像银河系一样,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宇宙岛,由于距离地球太远,观测都分辨不清那些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朦胧天体。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仙女座大星云中发现了一种叫作“造父变星”的天体,从而计算出星云的距离,终于肯定它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为星系,是位于银河系之外、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目前已发现大约10亿个河外星系。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它们如同辽阔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故也被称为"宇宙岛"。

从河外星系的发现,可以反观我们的银河系。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系,是千亿星系家族中的一员,是宇宙海洋中的一个小岛,是无限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探索发现本月排行

探索发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