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为什么那么无能,汉献帝后来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3-01-25 18:32:17编辑:admin来源:www.tanling.com 当前位置:探灵网 > 探索发现 >

汉献帝刘协并不是无能之人,可为什么依然成为了亡国之君?

汉献帝刘协并不是无能之人,依然成为了亡国之君的原因是:汉朝官员腐败无能,买官授爵的事情常有发生,真正的有才之士投奔到其他的国家,导致汉朝气数已尽。汉献帝刘协并不是无能之人,但是面对汉朝官场上的昏庸腐败之人,也是无力拯救汉朝了。再加上汉献帝刘协回到许昌以后,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无论是政权还是思想完全被曹操控制,自己已经没有能力重新光复汉室了。汉献帝刘协的确是并非无能之辈,汉朝的百姓发生饥荒的时候,汉献帝刘协开仓发粮救济百姓。但是有官员在其中作梗,将发放下来的粮食全部贪污。使得很多灾民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汉献帝刘协将发放粮食的官员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如果再从中作梗的话,必然是会受到惩罚的。汉献帝刘协的这一举措,才将灾民救济。不过汉朝已经发生了官宦相斗的事情,汉献帝刘协无力控制汉朝江山,再加上曹操造反,汉朝江山只能拱手让给他人了。

一、汉朝的官宦腐败,汉献帝刘协已无力回天

尽管汉献帝是一代仁君,但是架不住汉朝的气数已尽。里面的官员腐败无能,每天都想着贪图享乐,汉献帝刘协并不能控制整个汉朝的局面。真正有才华的人,都去投奔其他国家。反而汉献帝这边并无有功之臣,人心匮乏的汉朝已经无力回天了。

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失去了实权,被曹丕威胁,丢失了汉朝江山

在汉献帝刘协回到许昌以后,曹操将刘协秘密的软禁了起来。刘协在发现汉朝情势不对以后,曾经找过得力心腹帮忙杀死曹操。结果事情败漏,还损失了一名贵妃一位皇后。曹操对汉献帝刘协更加不信任了,他的儿子曹丕准备上位,逼迫汉献帝退位了。

汉献帝刘协是一代仁君,你知道他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吗?

三国时期,汉献帝刘协真有那么的软弱无能吗

其实呢,汉献帝刘协是个比较悲剧的皇帝,汉献帝当陈留王的时候,汉朝已经因为宦官作乱,而呈现颓势了,董卓入主京城的时候,觉得当时的废帝刘辩太懦弱了,直接废掉,立陈留王为帝,之后,曹操入主京城,控制了汉献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曹操死后,曹操的继任者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立为皇帝,自此汉献帝彻底离开了皇帝的宝座(虽然只是傀儡)。

期间,汉献帝曾经有过多次反抗的经历,但是可惜,汉献帝从登基开始就没有什么根基和势力,加上一直被软禁,更没有机会发展,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所以,不能说汉献帝软弱无能,只能说,他生不逢时

汉献帝刘协,真的是昏庸无能吗

汉献帝并不昏庸无能,自身的素质也不差,只是命运不好,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能怎么办?除了会葬送掉更多人的性命。

甚至会自己的性命,也有可能搭上。只能先做个傀儡皇帝,指望皇叔刘备早点来保驾护航,东山再起。可是刘备却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也做起了皇帝。

汉献帝刘协努力过,抗争过,他曾想依靠外戚的势力翻盘,这也是他唯一的机会,因为东汉末年宦官集团被彻底铲除,刘协能依靠的只有外戚。但随着董承和伏皇后被杀,刘协彻底失去了依靠,成为了孤家寡人。

曹操死后曹丕篡汉,与其说是逼迫,倒不如说是一种解脱,这个有名无实的天子,刘协早就做够了。

汉献帝真的很懦弱吗?

正史中的汉献帝绝非懦弱无能之辈,汉献帝之所以留给大家懦弱无能的形象,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汉献帝是汉朝的亡国之君;二、拜《三国演义》等民间文学和传说所赐。如果你仔细从正史中去寻找关于汉献帝的那些碎片,你会发现他绝对不是一个懦弱无能、甘做傀儡的皇帝。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汉家江山传承了400余年,在汉献帝手上走向了终点,公元220年汉献帝禅让给曹操的儿子曹丕。

东汉末年,宦官掌权,民不聊生,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虽然最终黄巾起义被镇压了,但是也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同时,朝廷中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斗争也已经白热化,最后军阀也被邀请入京参与党争,军阀控制了皇帝和中央政权。汉献帝就是这样被董卓、曹操等军阀轮番操纵着,根本无法实行权力。

曹操任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机打击各地的割据势力,最后与蜀、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曹操这个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皇帝,他掌握着汉朝的大权。

然而汉献帝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摆脱曹操的控制。

公元200年,汉献帝的国丈董承与曹操因为权力分配产生了矛盾,汉献帝觉得机会到了,于是在宫中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了一道诏书,让董承诛杀曹操,并将诏书缝在衣带之中赐予董承。董承在接到诏书之后,就开始秘密筹划如何诛杀曹操,当时参与的人有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皇叔刘备也在之后加入。

可惜,董承等密谋的计划泄露了,得知消息的曹操立即对其进行镇压,最后董承等几个为首的大臣被诛杀,董贵妃也被杀死在汉献帝面前,刘备则逃出许昌。

然而一次的失败并没有阻挡汉献帝的步伐,此刻他的祖先刘邦的那种坚韧的精神附体了。214年,汉献帝又与伏皇后的父亲密谋诛杀曹操,但是曹操已经完全掌握了朝政,所以这种事情除非计划周详,否则根本无法逃脱曹操势力的监视。同样,这一次计划又失败了。

对于汉献帝执着的想要置自己于死地,曹操也是十分重视。从此以后,加派了对汉献帝的监视,而且甚至将汉献帝的妃嫔都换掉了,而汉献帝经过这几次失败,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实力与曹操抗衡,从此接受了这样的命运。

公元220年十月,曹操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了曹魏政权,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就此结束。

汉献帝虽然是汉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在他即位之前整个汉朝已经被宦官、外戚和军阀折腾得病入膏肓了,此刻即使刘邦、刘秀在世恐怕都难以挽回颓势,但是汉献帝在沦为傀儡之后依然敢于向曹操发起挑战,而且不止一次,可见他并不是《三国演义》等民间文学里描写的那么懦弱,汉高祖的血液在四百年之后依然流淌在汉献帝的身上。

傀儡汉献帝真的懦弱无能吗

汉献帝刘协是汉朝的末代君主,对于熟悉三国演义的众多三国迷来说,他肯定是一个不陌生的人物。

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个汉献帝与浩如烟海的汉末三国群雄豪杰相比,历来都不是一个怎么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虽然拥有皇帝的高贵身份,但由于他手中没有军队,没有掌握管制天下的实际权力,因此他只是个被曹操拥立的一个傀儡一张可供他操纵的政治王牌而已,对于汉末三国的历史进程而言,他自然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后来当曹操去世之后,由于北方已经统一,局势比较稳定,他的儿子曹丕就轻而易举地把汉献帝这件已经没什么用处的摆设赶下了台,然后自己取而代之,是为魏文帝。

不仅小说里是这么写的,史书上也是这么说的,现代的很多史学家也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大疑问。

那么,历史的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最近,我读了百家讲坛由复旦大学姜鹏先生撰写的三国前史一个傀儡的力量一书,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很多新的认识。

首先,汉献帝本人并不是一个懦弱怕事既无权又无能的人物,而是一个明大事识大体心怀天下心系苍生很有战略眼光很有治国才识的皇帝。

我们过去评价汉献帝,常常会想到曹操批评汉献帝的一句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即是说汉献帝从小娇生惯养,空有心志,没有无治国安邦的能耐。

事实上恰恰相反,汉献帝从小命途多舛,在他出生不久之后母亲王美人就因宫廷斗争而被何皇后毒死,因此他连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自幼得不到母爱的体贴,日子过得应该是很苦的。

董卓攻入洛阳,废掉少帝刘辩,拥立刘协为帝,并将之胁迫至长安。

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掉后,他的手下军阀起而作乱长安,更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气象,汉献帝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小小年纪就要去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受到的磨砺不可胜数,是非常不容易的,怎么能与那些富家纨绔子弟先提并论呢?再者,汉献帝刘协从小天资聪颖,处事得体,董卓拥立他为帝虽是出于更便于加以控制的原因,但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他比他的哥哥更有帝王风度当董卓率军来到洛阳郊外偶遇。

少帝刘辩和刘协时,刘辩当即就被吓得大哭不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年纪更小的刘协却临危不惧,对董卓提出的问题应答如流,这是很了不起的。

在长安时,有一次闹饥荒,汉献帝命一位大臣开仓放粮,结果这位大臣监守自盗,饥荒依然严重。

汉献帝通过当庭煮米实验戳穿了他的罪行,但却没有下令将这位大臣依罪斩首,而是打了他几十大板,然后令他再去处理此事,这位大臣自然不敢再搞鬼,很快就处理好了镇荒的事。

第二,汉献帝绝非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傀儡。

汉末的局势虽然军阀掌权,局势混乱不安,但人们对于皇权的认识跟今天人的看法有着巨大的差别,皇帝在他们的心目中依然有一种很神圣的权威性,以至他们虽然佣兵作乱,但绝不敢轻易染指皇权。

即便是曹操也不能一手操纵整个朝廷局势,他的很多决策和命令,必须要得到汉献帝的同意才具有效力,可以向外发布。

第三,汉献帝的作为深深地影响甚至扭转了整个汉末三国历史的走向。

为了拜托长安西部军阀的控制,重新稳定天下局势,汉献帝做出了东归洛阳的决定。

事实证明,汉献帝的这一计划很有战略眼光。

洛阳是东汉旧都,有着便于号令天下的优势。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汉献帝不惜历经千辛万险,耗时一年多时间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汉献帝的归来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东部地区的局势,势力本来相对弱小的曹操在拥立汉献帝建都许昌后,一下子就拥有了作为中央政府号令天下的优势,面对汉献帝的号令,地方军阀哪怕不愿服从,起码也得做做样子。

当时曹操北面有袁绍,南面有刘表袁术,东面有吕布,都是势力远胜曹操不好惹的主,汉献帝的到来,使这三方顿感压力倍增,吕布表示拥护中央朝廷,立即解除了和袁术订立好的同盟关系,袁术称帝,立即遭到了四方诸侯的声讨,很快在众人的攻伐之下灭亡,在官渡之战中,刘表本和袁绍是同盟关系,但因为有汉献帝存在的缘故而不敢发兵袭击曹操后方,而是采取中立态度任凭曹操和袁绍斗得你死我活,这解除了曹操与袁绍作战的一个很大隐患。

南方势力本来十分弱小依附

于袁术势力的孙策,因为拥护汉朝廷的缘故得到了汉献帝的大力支持,汉献帝给他加官又是进爵,委以他平定南方的重任,这使得他一时间转弱为强,声望势力大增,这样,他一举荡平了东南的一些割据势力,南方逐渐走向统一,这为日后东吴集团的形成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第四,汉献帝与曹操的关系绝非是简单地利用与利用胁迫与被胁迫的关系,而更近似于一种合作的关系。

在汉献帝的朝廷之中,并非全部都是隶属于曹操的嫡系势力,也有很多听命于自己的大臣。

当时天下的很多有才之士人心归汉,依旧怀有着强烈的拥护汉朝廷恢复天下一统实现汉室中兴的志向和愿望,因此,他们奔着拥护汉献帝的目的才来到曹操的帐下,表面上是作为曹操谋士协助他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实际上是代表汉献帝与曹操合作。

这里面最为突出的代表是荀彧。

正是因为汉献帝的向心力,才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来到许昌,一时间人才济济,这给曹操集团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可以说,汉献帝离不了曹操,曹操也离不了汉献帝,如果没有汉献帝,就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曹操。

第五,汉献帝并不支持刘备。

刘备虽然声称他是汉室宗亲,但实际上这是根本说不清楚的事。

而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汉献帝认刘备为刘皇叔,联合董承刘备谋杀曹操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事实是,汉献帝恐怕连刘备面都没有见过,董承密谋杀掉曹操也是他假借汉献帝的名义自我导演的,被没有的到汉献帝的授意。

在汉献帝的眼中,刘备也只是一支普通的地方军阀势力,要实现天下一统和安定,他主要依赖的是曹操和孙策的势力,刘备这些人是必须要加以扫除的,更不会寄以他中兴汉室的希望。

后来汉献帝退位,刘备还大放流言说汉献帝被害,好为自己登基做皇帝做准备。

第六,汉献帝最后退位,并非是在逼迫下做出的无奈之举,而是顺应形势为保护黎民苍生免受战火屠戮而主动做出的选择。

我们一直以为,汉献帝手中没有实权,位同傀儡,曹操活着的时候没有取代他是因为他自己没下决心,而他的儿子曹丕就有这个野心,因而在曹操去世后

他就轻而易举地逼迫汉献帝禅位了。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汉献帝将皇位让给曹丕的时候,不仅不是在曹家势力最为旺盛的时候,恰恰是在局势对曹丕十分不利的时候。

曹操去世后,原本依附于曹操的各派势力一时间失去了主心骨,就由原本的团结走向分裂,他的弟弟曹彰占着地利之机跑到洛阳想要夺取魏王之位,而当时屯聚在洛阳附近的一支曹操最为重要的嫡系部队青州兵也突然哗变,未得到允许就私自离开自己的岗位向东而去。

面对这些局势,继承曹操地位的曹丕远没有足够的威望加以震慑,也就是说,北方的局势很有可能就此而再次走向分崩离析。

此时的汉献帝,已然是一个政坛上的老手,如果他再来个顺水推舟,打击曹丕一下,绝对可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汉献帝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直接把皇位禅让给了曹丕,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此时的汉献帝十分明白,汉室衰亡已不可逆转,而天下的老百姓实在不能再经受战乱了,与其做无谓的抗争,不如直接做个人情,好让天下迅速走向稳定。

由此看来,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虽不能说是一代英才雄主,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在他一生执政的过程中,从来都没有做过一件错误的决策,如果说有真有什么错的话,那就是他错生在了汉末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假若他能够被生在太平年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好皇帝。

带着这份理解,我又重新审视了过去看过的几部和汉献帝有关的几部影视剧,看看哪一个汉献帝最符合历史的真实1.高希希版新三国这部三国虽然是新拍的,但汉献帝的形象基本上没有脱离开小说原著中的描写,完全是一个懦弱而又胆小怕事的傀儡,这里就不多说了。

汉献帝刘协,他真的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吗?

说起汉献帝刘协,我们脑海里总会闪现出一幅“深宫闺房”的画面。而坐在这个“深闺”中的主角就是刘协。他总是独自在角落里,甚至厕所里,马桶上,总是战战兢兢的,浑身颤抖的抹拭着眼泪。在这个“深闺”中,每个人都可以对着他耀武扬威。鄙视他、嘲笑他。而他只是默默的发抖。

直觉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个无能之辈。他的不幸遭遇,都是用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换来的。他不值得同情。

然而!当我们说起汉庭“救命稻草”的时候,脑海里也总会浮现出一个宏伟壮观的身影。——他就是刘皇叔。刘皇叔永远都不避斧钺,不惧坚险,一生都在为了“扶汉除贼”而努力奋斗。与曹老板等人周旋了近四十年之久。

那么问题来了。现实生活中的汉献帝真的如我们所想吗?现实中的刘皇叔,真的敢为汉庭鞠躬精粹死而后已吗?

——先简略的说一下刘备

刘备并非真心向汉。他的“扶汉除贼”口号跟袁绍、孙权等人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在树立正统形象、囊括人心的表现。刘备的帝王之志。很早就已经表露了。他小时候就立志长大要乘“羽葆盖车”后来他的四个儿子,分别叫刘封、刘禅、刘永、刘理。连在一起就是“封禅永理”做皇帝才是刘备穷其一生的梦想。扶不扶汉都只是后话。

是刘备暗藏“帝王之志”在前。汉庭的颠覆与刘协的退位在后。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辅佐刘协,没有想过如何稳固汉庭江山。蜀汉的国号虽然为“汉”但这仅仅是他保持正统的手段。刘备的“汉家”江山,跟刘邦创建的“汉庭”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刘备肯定不是汉庭的救命稻草,他只能算是颠覆汉王朝的帮凶。

我们再看刘协

早在灵帝刘宏时期,汉庭就气数将尽了。在少帝刘辩时期,汉庭已经名存实亡。而刘协的继位,实则是为前边这两位皇帝“背锅”,他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背锅侠。但是刘协非常坚强。他从小就气概过人。诛杀宦官期间,中常侍段珪逃跑时劫走了刘辩、刘协。董卓率军迎接,刘辩吓得哭泣不止,刘协则对答如流,毫无惧怯。

跟我们平时理解的那个战战兢兢、呜呜咽咽的刘协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实中的他,即便深锁“闺中”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挣扎。他才应该是汉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一起来看一下,刘协都做了哪些事。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的一系列事迹,应该算寝宫之中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了吧!

一、树立“仁君”形象,挽救“大汉”口碑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看几段文字,内容来自《三国志》

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以上是董卓干的坏事。焚烧洛阳宫室,挖掘皇室陵墓,盗取宝物,导致民不聊生。

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

这是董卓治理的经济。改铸小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仅仅一斛谷物就要卖数十万钱。使汉天下更加民不聊生。

往后是李榷、郭汜乱长安,自相残杀,搞得朝堂内外乌烟瘴气。

再往后是天灾不断,百姓流离,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白骨满堆。

……

……

诸如此类……这些事虽然说是董卓等人作下的孽,但骂名全算在了献帝的头上。因为百姓并不知道献帝是“傀儡皇帝”导致献帝民心尽失,汉庭也因此骂名不断。但献帝并没有就此而倒下。

他组织了多次祭雨,并宽恕了监狱里的轻犯。然后下令开放京城太仓的米豆赈济灾民。期间有官员贪污赈灾物资,献帝则对他们进行严惩。之后再也没有贪污的事件发生。使受灾灾民得到了全部的救济。

这就是汉献帝刘协。他能在逆境中找到重新收揽人心的方法。即便董卓等人早已把他的形象贬得一文不值,他仍然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百姓们对他的看法,成为百姓心中的好皇帝。

——这年献帝才十三岁

二、培养人才,蓄势待发

仍然是李榷、郭汜乱长安之际。因为李、郭二人的能力平庸,对献帝的“照顾”也没有董卓、王允时期那么无微不至。因此给献帝找到了很多蓄势待发的机会。

这年献帝十二岁。京城分科取试项目,儒生四十余人。 上等名次赐位郎中,次等名次赐位太子舍人,下等名次罢去不作安排。刘协听后。立马下了一道诏书:

“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

刘协表面上表现出非常怜悯这些儒子的样子,实则是不想让李榷、郭汜怀疑。然而他把这些人都封为了“太子舍人”。类似于宫廷中的三署郎中、羽林郎,都是负责保卫宫廷内部的官员。不久后,刘协又亲自去会见了那些博士,赏赐给他们丰厚的奖励。

所以我常说的,献帝非等闲、懦弱之辈。史书几乎没有记载其哭哭啼啼的一面。相反他懂得如何把握时机。虽然常常被深锁在寝宫之中,被限制了人生自由,但他却总能找到暗中根植朝中心腹的机会。

三、当机立断,适时而动

李榷、郭汜秉政期间,献帝暗中拉拢了原李榷麾下将领杨奉、宋果等,杨奉为其招揽了胡才、李乐、韩暹、匈奴左贤王去卑等。献帝又联络了原董卓部将董承、杨定、段煨等,以及联络了朝中的部分忠臣。

他还亲自培养了宫廷官员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且身校尉沮鯭等人。这些人大多是统领宫廷卫军的官员。很有可能是他当初封为“太子舍人”的一部分人。

不久后,李榷、郭汜为了争夺权利大打出手。献帝趁机组织众人逃离了长安。

献帝能够逃归洛阳,跟他平时的人才培养密不可分。这些人绝非偶然相助,而是他早就培养好的人才。一个被深锁寝宫中的傀儡天子,能够招揽到这么多的心腹。能够当机立断、适时而动,助自己脱离虎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四、衣带谋操

即便在曹老板这般人物的眼皮底下,献帝同样没有放弃过挣扎,时不时的还会掀起一阵波澜。其中以“衣带诏”事件最为著名。

徐州会战期间,刘备被吕布击败投降了曹操。恰好在此期间,献帝暗中组织了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大臣,以“衣带诏”的形式密令诸臣暗杀曹操。除了董承等人之外,献帝还让他们主要去联络曹营的刘备。

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刘备,但他知道刘备一定不是真心归曹。说白了,当时曹操都看不透刘备,以为其是真心归降,并不断地委以重任。献帝在没有见过刘备的情况下,就知道刘备一定会叛曹,而且敢把“衣带诏”的事件告知刘备。说明献帝在识人方面有很高的天赋。

只可惜这件事情暴露了。董承等人被曹操族灭,刘备也拐着曹老板的队伍逃跑了。献帝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加之后来曹操对他更加防范。所以往后很难再找到这种反抗的机会了。

综合以上事迹,足见献帝是一个非常有能力,非常有骨气的君主。他是汉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一直在设法补救其父辈犯下的过错。只可惜他的发育空间太小,受到的限制太大,所以总是以失败告终。

——正如后汉书所说,汉庭的颠覆,不能归咎于山阳公献帝的头上,他只不过是生不逢时而已。

探索发现本月排行

探索发现精选